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916.“和冒着烟的山”表真理之良善本身,这良善若不以外在形式,是感知不到的。这从“山”和“冒烟”的含义清楚可知:“山”,此处即西乃山,是指与天上的神性真理合一的神性良善(参看8805节);“冒烟”是指处于外在形式。“冒烟”之所以表示处于外在形式,是因为神性真理,或内在形式上的圣言就像光和火焰,而外在形式上的圣言则像云和烟。这是因为神之真理,或内在形式上的圣言就是它在天上的样子,因而是它在天堂之光里的样子;而外在形式上的圣言则是它在世上的样子,因而是在世界之光里的样子;相对于天堂之光,世界之光就像云,或相对于火焰的烟。神之真理,或内在形式上的圣言是圣言的内在意义,外在形式上的圣言则是圣言的外在意义或字义。这字义被称为“云”(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以及4060, 4391, 5922, 6343, 6752, 8106, 8781节);它之所以被称为“烟”,是因为“烟”表示真理的模糊(8819节)。这山在以色列眼前冒烟,不是因为神性在那里具有这种性质,而是因为神性照着看见它的各人的品性而显现给各人;而看见祂的那些人的品性是这样:他们认为敬拜完全在于外在事物,根本不在于内在事物;结果,他们只照字义来理解圣言。因此,就正在宣布的真理而言,神性只能向他们显为烟,也就是显为模糊。这也解释了为何经上说他们“远远地站着”,以此表示他们远离内在事物。下文有关于这些问题的详情。
2551.“你看见什么才做这事呢”表示洞察原因。这是显而易见的,无需解释,也可从下文阐述原因的地方(2545节)清楚看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内义按顺序来阐述主如何感知和思考信之教义和理性,即是否要请教理性。以这种方式来阐述的原因是,天使就是按这个顺序来思想这些主题的。圣言的内义尤其为天使而存在,所以适合他们的感知和思维。当天使思想主,祂的神性和人性,以及祂的人性如何变成神性时,他们就体验到快乐,事实上处于一种祝福和幸福的状态。因为这时,一种充满主的属天和属灵气场包围他们,以至于可以说,他们在主里面。因此,对他们来说,再没有什么比照着那些属于该气场和由它产生的情感的事物来思考更蒙福和幸福的了。
更重要的是,与此同时,他们还被教导和完善,尤其在这方面:主是如何随着自己长大而逐渐并凭自己的能力把祂生来所进入的人身或人性变成神性,因而如何通过祂揭示给自己的知识和认知完善自己的理性,逐渐驱散它的阴影,把它带入神性光明的。当圣言被阅读时,这些和其它无数概念,连同生命之光中成千上万的代表,以一种属天和属灵的方式一起呈现在众天使面前。这些概念对天使来说如此宝贵,但在世人看来却无足轻重,因为它们超越世人的理解,因而迷失在他们理解力的阴影中。相反,世人看为宝贵的想法,如包含世俗事物在里面的想法,对天使来说却无足轻重,因为它们在天使的状态之下,因而迷失在天使智慧的阴影中。因此,说来奇怪,进入世人心智的阴影,并且几乎进入其蔑视的东西,却传入天使所享有的光,并传入他们的情感。圣言内义的大量内容都是这样。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